• 中共淮南市大通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 淮南市大通区监察委员会    主办
  • 无障碍
  • 关怀版

挖空心思套取补贴 最终却是“黄粱一梦”

阅读次数:信息来源: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布时间:2024-10-08 16:17【字体:  

“蚂蚁搬家”式腐败的特点是小额多次、长期持续、不易被人察觉,尽管每次贪腐的数额并不大,但数年、多次持续性的贪腐,“蚁贪”逐渐演变成“巨贪”,这也是常发生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现象。

近日,大通区纪委监委查处一件“蚂蚁搬家”式腐败案件,涉案人为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工作人员岳某某,其在2019年至2023年的5年间,从涉民补贴多次套取资金高达16万元。

“违规套取补贴资金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更是损害了组织的利益”岳某某在悔过书上写到。小儿子刚满一岁,生活刚刚好起来,可是对于岳某某和他的家庭来说,这件事宛如一个晴天霹雳。

私欲膨胀,法律意识淡漠

某某作为政府购买服务人员,认为不是体制内人员不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法纪观念淡薄,私欲膨胀,逐渐滋生了诱发其走向腐败犯罪的扭曲心理。

我认为通过他人套取资金,组织就发现不了我。某某套取的每一笔钱都是通过别人银行卡过手,最终汇集到自己手里的。

某某法律意识淡薄,自认为躲在他人身后,就可以做到“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渐渐地从“想又怕”变成“敢想敢”,在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某某父亲2017年因肺癌、胃癌生病住院,家中欠下很大一笔债务,加之工资也低,因此心里开始不平衡,私欲开始膨胀,于是就利用手中的权力,一步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后来岳某某通过套取补贴资金把自身债务偿还之后,仍然不收手,将钱存入银行买理财,贪念越来越大。

贪口大开,滑入犯罪深渊

政府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虚报套取、截留挪用国家补助资金,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某某作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利用制表、发放补贴资金的职务便利,从2019年至2023年的5年间,蚂蚁搬家式的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高龄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中共计套取资金高达16万元。

贪欲之门一旦打开,就如决堤的洪水,再遏制就难了。2019年岳某某仅套取了1次补贴,金额仅为1000余元;2020年套取补贴两次,金额1万余元;到了2021年、2022年,岳某某套取补贴就高达数十次,金额达10余万元。

某某表示我不是不知道这是违法的,但是我就是收不住手。

岳某某虽然知道套取补贴资金是违法犯罪,但价值观极度扭曲的他,胆子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赃款越收越多,逐渐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心存侥幸,终是“黄粱一梦”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反腐败工作力度持续加大,岳某某感受到了高压态势带来的压力和畏惧,整天提心吊胆,唯恐事情败露,自己成为“典型案例”的一份子。

“我知道我所在部门是重要部门、我所在的职位是关键岗位,时刻处在监督的聚光灯下,自己多干一天就多一分危险。某某交代在经开区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的时候,我就不敢套取资金了,还用自己的银行卡退还给享受政策的老百姓一小部分,但是我内心存有侥幸,认为以前的查不到,以后不干了的也就没事了。

某某错误地认为,政府工作人员违法,如果不再犯错,随着时间的推移,违法事实就会被慢慢“抹掉”,只要尽早提前收手,就可以隐藏自己在的违法行为,实现“平安着陆”。

但贪污的事情总会败露,随着群腐工作的逐步深入,经开区开展全面自查整治工作,发现某某在发放涉民补贴存在违规套取资金问题,并逐级上报给市纪委。

“侥幸心理、自欺欺人,让我一次次幻想自己能‘过关’,一次次错过了向组织坦白的机会,最终害了自己。”当反腐利剑刺破他的幻想时,某某为自己编织的美梦也随之破碎,留下的是泪水交织的悔恨和对组织、对家人的无尽愧疚……

收手不是违纪违法者逃避惩处的隔离墙,无论行为多隐蔽、手段多高明,都只有一种结果:伸手必被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中共淮南市大通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淮南市大通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淮南市大通区民主东5号联系电话:0554-2519260 皖公网安备 34040202000120号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2065号-1网站标识码:340402000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网站地图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