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初心写在抗“疫”一线
——记原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松同志先进事迹
图右二为陈松同志,陈松生前与同事们检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一张简单的办公桌,上面还堆放着疫情防控风险排查表、企业复工复产进度表……至今,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松生前的办公桌仍保持着原状。
“看着他的办公桌,我们仿佛看到他那温暖的笑容,觉得他还在与我们并肩战斗……”陈松生前同事哽咽着说。
陈松,男,汉族,安徽淮南人,1983年8月出生,2010年9月参加工作,201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三级主任科员。
今年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一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阻击战全面打响。陈松忠于职守、冲锋在前,主动包保防控难度大、任务重的206国道上窑(淮蚌交界处)疫情防控监控点,做到24小时轮流值班值守。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他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始终冲在最前面,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4月29日上午,陈松感觉身体严重不适,这才向镇主要领导请了假,前往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当晚,因病情危重,陈松被紧急转往安徽省立医院救治。5月31日深夜,陈松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生命定格在36岁。
“他虽然脚扭伤了,脚踝肿得穿不了鞋,走起路来咬着牙还钻心的疼,但始终没有停下疫情排查的脚步。”
今年大年初一,刚从单位值班回到家的陈松就接了上窑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的通知,他匆匆扒了几口饭就立即赶往单位。作为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陈松深知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和重要性,始终做到站在最前、冲在最前、靠前指挥。
疫情来袭速度之快,如何做到科学有效防控?在上窑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陈松多次组织召开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调度会、部署会,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陈松带头履行包保责任,深入乡村(社区)排查,不小心扭伤了脚,脚踝肿得穿不了鞋,走起路来咬着牙还钻心的疼,但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走访了全镇近百户湖北返乡人员,逐一做好登记。他要求各村严格落实外来还乡人员居家医学隔离措施,并妥善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离温暖。
由于外出还乡人员众多,镇机关及村(社区)“两委”人员严重不足。陈松要求镇、村加大宣传力度,发动248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充实了一线疫情防控力量。同时,他主动协调公安、交通、卫健、民政、城管、市场监管等区直部门,加强与毗邻外市乡镇的联动,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精准施策,坚决守护好淮南东大门。
“他主动包保防控难度大、任务重的206国道上窑疫情防控监控点,连续十多天没有回过家,吃住在监控点和办公室,腿“瘸”了、嗓子哑了、胡茬满了。”
206国道上窑疫情防控监控点,位于淮南、蚌埠两市交界处,来往车辆、人员多,防控压力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我应主动担当,冲锋在前。”陈松主动请缨,主动包保上窑疫情防控监控点,做到24小时轮流值班值守。上午、下午,陈松逐村、社区排查各类“重点人员”,安排部署防控工作;中午,他参加镇机关、村(社区)负责人碰头会,分析防控形势和听取汇报;晚上,他裹上军大衣,拿着手电去各村、社区巡查、去206国道检查点值夜班。
2月2日,上窑镇泉源村上报有群众与滁州市凤阳县确诊病例密切接触情况。陈松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汇报,并第一时间赶赴泉源村,同时联系镇中心卫生院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隔离。同时,他安排泉源村“两委”立即开展地毯式摸排,带领村干部逐户上门,对疑似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隔离,并留下个人联系方式,妥善做好日常随访登记管理工作。此外,他多次前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圆满完成境外返乡人员的转运护送、医学隔离等疫情防控任务。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陈松坚持吃住在监控点和办公室,曾连续十多天没有回过家,他腿“瘸”了、嗓子哑了、胡茬满了,但始终没有一丝怨言。上级领导、单位同事都劝他歇一歇,他总是说:“我年轻,还能坚持,等疫情缓解了再休息”。
“他学会‘弹钢琴’,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统筹文章, 助力夺取‘双胜利’。”
安全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前提。陈松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按照分类分批复工、企业复产复工审核报备的要求,稳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陈松主动深入上窑工业集聚区各家企业,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制定严密的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防控任务落实到车间、到班组。同时,他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消毒酒精、84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物资,帮助企业办理“淮南市生活必需品及重要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解决了企业运输车辆出行之忧;主动联系大通区人社局,为复工企业送去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如提供免费的线上招聘服务、返还失业保险费、缓缴社会保险费、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用生命践行了初心使命。”
4月29日上午,陈松深感身体不适,才向镇主要领导请了假,前往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请假时,他还说“我去检查一下,下午就回来工作。”当晚,因病情加重,陈松被紧急转往安徽省立医院救治 5月31日深夜,陈松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生命定格在36岁。
噩耗传来,同事们不禁潸然泪下,深情缅怀他们的好同事、好战友。“陈松,一路走好,但愿天堂里没有疫情!”“向英雄致敬。很心痛,很可惜!你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不要只流泪,对英雄最好的致敬,是去战斗!战胜疫情魔鬼,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更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单位同事纷纷在朋友圈里留言。
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身影,陈松走了,但上窑镇各界群众记住了他的名字,大家都为失去一名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基层年轻干部而痛惜。大家说,他是冲锋在一线的抗“疫”英雄,用热血书写了满腔忠诚,用生命践行了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