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窑镇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绘就“农”墨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于23日正式发布,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纲领,指明方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窑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共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新篇章。
把牢科技创新引领,勾勒乡村振兴“强”肌理。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上窑镇人大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各级代表多次走访实地调研,将马庙村利用无人机喷洒农业高效、精准的情况写进每月一建议中,倡导全镇加大无人机等智慧农业机械适用范围,让科技赋能仓储,加快我镇农业经济转型;人才也为农业创新带来保障,为建强人才队伍,上窑镇人大在技能培训上“精耕细作”,镇党委坚持每年举办干部赋能培训班”提高业务水平,各级人大代表和相关专家通过采取集中讲授的方式,全面补齐村(社区)干部知识短板和弱项,为推动上窑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保障。
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绿”底色。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既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上窑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美丽乡村发展内涵,以打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为目标,实施人大代表包村责任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对各村环境巡查监督指导,从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实地了解各村社区情况,并积极投入到各村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来,清扫村道、公共文化广场等地,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打造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并做好跟踪监督工作。去年我镇10月窑河村后台组美丽中心村建设项目竣工并完成市级验收,今年方楼村已经成功申报全国文明村建设,上窑镇人大以实际行动描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培育富民兴旺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富”源泉。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上窑镇深耕产业发展,依托自然禀赋,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人大代表积极鼓励群众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盘活闲置资产,持续提升各村产业发展。积极推广红光村的葡萄和秋月梨、马庙村的瓜蒌子、窑河村的甲鱼和大闸蟹等特色产品,依托“村集体+农户+企业”的模式种植运营,村集体注册商标“乡约归犁”,建成了以瓜蒌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农业品牌化路线初步形成,带动文旅发展。去年马庙村举办的西红柿大赛,更是搭建了对外交流的平台,将品牌擦亮打响,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下一步,上窑镇人大将更加积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主战场,不负选民对人大代表的期待与支持,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具体行动,为上窑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