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日报】大通区全力抢收抢烘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发布时间:2025-10-17 08:03 点击数: 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本报讯 面对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大通区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秋粮抢收抢烘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以“抢”字当头、“烘”为关键、“保”为目标,统筹调度资源、激活设施效能,全力抓好秋粮抢收抢烘工作,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切实守护种粮农户利益与粮食安全。

在抢收环节,大通区紧盯降水间歇期,优先组织农机力量抢收早熟、低洼田块,保障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畅通,充分发挥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作用,协调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下田作业,并公布24小时机收服务电话,及时解决机手与农户难题。

烘干是保障秋粮减损的核心环节。自9月中旬起,大通辖区内河沿粮食烘干房、王楼粮食烘干房、雨生秸秆烘干房、方虎草业烘干房等烘干设施全面进入“24小时连轴转”模式,满负荷运行,以水稻、高粱、玉米为主要烘干物,日均烘干量约50万斤,有效避免了湿粮堆积霉变。此外,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统筹使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建设的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点),在秋粮烘干环节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这些科学布局在粮食主产乡镇的烘干仓储设施,不仅实现全线开机、昼夜运转,更通过“即收即烘”“代收代烘”模式,为种粮主体和农户解决了“晒粮难”痛点。在各乡镇烘干中心内,金黄的稻谷、玉米等作物经提升机送入设备,数小时科学烘干后即可达到安全水分标准,直接入库储存或装车销售。“多亏了政府建的烘干房,连续下雨也不怕粮食烂在家里,心里踏实多了!”九龙岗镇种植大户宫俊福看着烘干的粮食,难掩喜悦之情。

据了解,大通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在此次秋粮抢收抢烘工作中,一方面加强烘干能力研判与区域协同,对烘干能力有缺口的区域及时对接周边资源、争取支援;另一方面强化服务保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协调农机作业及保障,并引导烘干主体合理收费、让利于民,同时协调粮食收储企业落实收购政策,做到不限收、不拒收、不压级压价,最大限度降低群众因灾损失,以实际行动筑牢秋粮丰收防线,全力守护好群众“粮袋子”。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陈 强 唐 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