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科协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它们从哪儿来—初识化学反应
为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普及化学基础知识,9月23日上午,大通区科协联合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大通区妇联、大通区教育体育局在大通区第二小学开展了一次“它们从哪儿来—初识化学反应”科普课堂活动,让学生们在趣味互动中找寻物质变化的科学奥秘。
活动伊始,科技辅导员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接连抛出“杯中嘶嘶作响的汽水,泡泡从哪儿来?”“生锈的铁钉,红色锈迹从何而生?”等问题,瞬间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热烈讨论。随后的动手实验环节,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辅导员耐心指导学生分步操作:先将小苏打装入气球,用针管抽取白醋注入密封小袋子,再将小袋子小心放进气球内,最后用力击打气球——随着白醋与小苏打接触,气球内迅速产生气体并逐渐膨胀鼓起,学生们近距离观察变化,感受“气体生成”的奇妙。
实验结束后,辅导员结合现象展开讲解:气球鼓胀的背后是化学反应的作用,生成了新物质;而生活中常见的颜色改变、气体放出、沉淀出现,以及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都是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重要“线索”。
此次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验深度融合,有效帮助了学生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核心原理,不仅为他们打开了探索物质世界的大门,更是提升了青少年科学素养,推动了校园科普教育走深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