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科协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时空记忆:传统竹编技艺体验
为深入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23日下午,大通区科协联合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大通区妇联、大通区教育体育局在大通区瀚城小学共同开展“时空记忆:传统竹编技艺体验”手工实践课活动,让学生们沉浸式触摸传统竹编工艺的历史肌理,感悟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
科技辅导员借助丰富的课件资源,向瀚城小学学生系统阐释竹编的历史演进、工艺体系与制作全流程。从平编、六角编、绞编等基础编织技法的原理演示,到选竹、刮青、破竹、炭烤等十余道传统工序的细节解析,讲师以通俗化、场景化的讲解,将竹编工艺的匠心传承与技艺精髓生动呈现,现场学生专注聆听,频频为传统工艺的精妙构思发出赞叹。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通过亲手编织,不仅能感受竹编艺术的魅力,还能在制作过程中体会传统的文化内涵。在经纬篾条的交错穿插间,他们真切体会传统手工艺的细腻质感与严谨逻辑。一个个蕴含童真创意的竹编手作在指尖逐渐成形,学生们既收获了手工创作的乐趣,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认知与认同。
这次活动,将“非遗技艺”作为科普载体,通过“手工实践”,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解传统技艺(竹编)的工艺原理、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实现了对传统文化(非遗)的传承与普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