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
--大通区举办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6 17:18 点击数: 来源:区科协 作者:王锦鸿
【字体: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科普法》修订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2025年9月16日上午,大通区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安徽理工技师学院(九龙岗校区)举办。 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由大通区科协联合大通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区科技局、区应急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等20余家单位共同主办,参与师生、群众300余人,现场气氛热烈。

创意展区,指尖绽放科技之美。青少年科技手抄报与手工科技作品展示区成为活动首个亮点。手抄报上,宇宙科学探索的图文构思巧妙,将科学原理与艺术表达完美融合;手工展区内,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风力小车、机器人,导弹模型等作品独具匠心,不仅展现了青少年创新思维和艺术才能,更是对科学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惠民阵地,科学知识扎根生活。科普惠民集中宣传区,围绕卫生健康、生态环境、食品安全、防灾避险等重点领域,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展板宣传、医疗义诊等形式,向学生和群众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科学真正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

趣味实验,奇妙现象解码科学。通过“泡沫火焰反应”等趣味科普实验,将抽象的化学反应、物质状态变化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青少年们踊跃参与操作,在动手实践中解开科学谜团,好奇心被彻底点燃。

基地科普,感受科技创新力量。通过参观淮南市(矿山)科普教育基地和工匠学院,青少年通过实物展品与VR沉浸式体验,实地了解科技在工业中的应用,智能开采技术如何提升效率、减少安全风险。工匠学院内,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机械臂操作与精密加工流程,让大家直观感受科技对传统工业的升级赋能。这场 “行走的课堂” 不仅搭建了劳动技能教育的实践平台,更让青少年在工业场景中体会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的深刻内涵。

动感舞台,科技表演震撼全场。航模飞行与步兵机器人表演区堪称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环节。伴随着轰鸣声,航模在空中完成盘旋、翻转等高难度动作,精准展现了空气动力学原理。步兵机器人则化身 “运动健将”,在指令下完成障碍跨越、精准抓取等互动表演,震撼的表演将抽象的物理原理、机械结构等转化为生动的视觉体验,让青少年近距离触摸“科技的模样”,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产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

从创意作品到生活科普,从趣味实验到基地科普,这场科普活动以多元形式诠释了科学的魅力,旨在深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