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及时投放乡村衔接资金,激活振兴发展新动能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牢牢把握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政策导向,聚焦关键领域,科学规划、精准发力,将宝贵的资金转化为乡村发展的澎湃动力,在广袤田野上绘就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崭新画卷。
夯实发展根基,铺就乡村“振兴路”。聚焦“急难愁盼”,打通发展“最后一公里”。衔接资金重点投向农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等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在孔店乡刘庄村,投入资金50万元实施的道路硬化工程彻底解决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出行困境,村支书感慨道:“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农产品运不出去,收购商都不愿意来。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的好货再也不愁卖了!”提升人居环境,擦亮美丽乡村底色。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孔店乡新街村利用衔接资金,配套完善了污水管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激发内生动力,打造产业“强引擎”。精准培育特色,拓宽增收“致富门”。紧扣区域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衔接资金大力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在上窑镇投入58.28万元建设的标准化蔬菜越冬大棚基地,不仅引入了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更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有效带动周边10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九龙岗曹店村利用衔接资金补贴,新建了一座小型冷库,解决了当地水果集中上市易腐烂的难题,延长了销售期,提升了产品价值,稳定了种植户收益。赋能技能提升,激活人才“蓄水池”。
筑牢民生底线,织密防返贫“安全网”。强化动态监测,守牢返贫“警戒线”。安排部分衔接资金用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开发公益岗位,托起就业“保障线”。结合乡村建设实际需要,开发乡村保洁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221个,优先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有效保障其稳定就业和基本收入。
强化监管效能,确保资金“活水清”。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始终将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放在首位,严格执行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项目库,规范项目申报、评审、公示程序。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审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阳光操作、精准滴灌,为项目落地见效保驾护航。
乡村衔接资金如同源头活水,浇灌着大通区乡村振兴的沃土。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管好用好衔接资金,推动资金效益最大化,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生活更富裕的崭新篇章,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