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届政协四次会议第46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李长孝委员:
您在区十届政协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的提案收悉,经认真办理,答复如下:
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是食品安全重要的环节。为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健康,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大通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依法现场核查,严格规范许可准入。我局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标准要求,做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申请的资料审查和现场核查工作,在源头把好准入关,严厉查处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在属地市场监管所上门现场核查工作中,重点查验食品从业人员有无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查看食品加工场所的流程布局、清洗消毒、冷藏冷冻、防蝇防鼠防尘等设备的配备等事项。为督促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要求市场主体在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时必须取得一证一照,即《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安徽省小餐饮信息公示卡》《安徽省食品小作坊登记证》《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二是要求经营者在开展经营活动中务必保持经营环境卫生清洁,配备相应的“三防设施”、消毒设备,及时做好餐饮器具的消毒和环境消杀,增强责任意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于餐饮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相关许可经营活动的,依法依规处理。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开展风险等级评定。我局根据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风险特点,从规模大小、质量管控水平、质量状况、违法违规、日常监督检查结果等风险因素综合评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对应的监管检查频次进行年度上门监督检查,并检查情况录入安徽省食品综合监管平台。确定和强化重点业态、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的管理。为突出重点主体业态的监管,我局将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为高风险等级实施高频次检查。2024年以来对全区718家持有食品经营资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频次覆盖率达100%。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大通区突出“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行为”,常态化对辖区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和专项监督检查。2024年以来共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71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424人次,我局立案查处食品领域相关案件共144件。
五是推行创新机制,强化“两个责任”落实。区委书记、区长带头落实包保责任,以上率下,调动乡、镇、村干部包保工作落实,全区277名干部包保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963家,督导完成率100%,问题整改率100%。组织召开2024年大通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制定《2024年大通区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大通区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定》,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六是大力开展培训,增强安全意识。采取举办食品安全培训班、抽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召开行政约谈会、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讲授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增强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2024年至今,我局组织开展线下食品安全知识培训28场次。
办复类别:A类
联系电话:0554-2512267
联 系 人:次仁德吉
办理单位:淮南市大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答复日期: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