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0-12-07 16:55信息来源:大通区民政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2020年工作总结

全面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举措,持续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落实社会救助,强化社会事务管理、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全区民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扎实有力。一是落实全区养老机构(包括未备案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二是保障志愿者权益。为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投三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监测点包保责任。四是接收疫情防控捐赠,接收到捐款79万元、捐物39批。五是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责任。

(二)不断完善救助体系。71日起,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金再度提高。坚持城乡低保动态审核。预计全年城镇低保保障1.61万人次,发放低保资金893万元;农村低保保障4.81万人次,发放低保资金1904万元;临时救助113人次,救助金额约21万元。预计全年保障特困人员9700人次,发放供养资金600万元。预计全年保障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金562人次,发放资金70万元。预计全年发放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累计98.34万元。发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次性困难群众生活补贴每人120元,合计75.37万元。

(三)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发放居家养老服务智能手环96支。预计发放高龄津贴发放4871人、163.58万元;预计全年发放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费180人次,合计9万元。强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启动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养老机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

(四)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全覆盖。指导城乡社区建设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开展区万能章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三社联动项目。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培训鼓励志愿者服务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困难群众帮扶。

(五)加强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加强行政区划管理,促进地名管理规范化。做好淮南滁州线联检;组织开展平安边界管理调研。继续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加强地名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宣传保护。

(六)强化社会事务管理。预计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人次,使用资金3万元;办理结婚登记1300对,离婚登记600对,补领结婚证400,补领离婚证60对;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3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30万元。推进全区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保障群众清明祭扫安全。开展殡葬领域“行业清源”。启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建设。

二、“十三五”工作亮点

2016年以来,社会救助标准逐年提高,实现了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一体化,实现了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全区116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共保障城乡低保、五保、临时救助对象40.17万人次,发放保障金17852.6万元。基本构建社会福利体系,保障了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基本权益。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公开招聘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11名,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62张,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家,启动实施智慧养老民生工程,2016淮南市东方家园老年公寓被评为“敬老文明号”。区老龄办荣获2017年度淮南市银龄安康行动先进单位2018年全省老龄基本信息库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全省老龄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5月区民政局周丽荣获全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2018年完成了城乡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加强城乡社区协商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明显提升201912月份,瀚城社区和居南社区被命名为全省第二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落实医疗救助政策,贫困户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低保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自2017年起由财政给予全额补贴,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全额代缴。从2017年开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健康脱贫兜底保障。2017年至2019年第一季度,共有贫困户733人享受兜底保障,兜底资金103.85万元;实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2305人、救助198.18万元,资助贫困人口参合722人、12.37万元。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建立为民政救助对象开始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快捷的救助服务。2017年成功申报瀚城社区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基本完成我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持续做好区划管理和勘界。调解矛盾纠纷开展平安边界创建。落实双拥政策法规,区公安分局等21家驻区及区直单位荣获2016年度淮南市双拥优秀单位保障退役士兵充分就业,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多场针对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

三、2021年工作谋划

2021全区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为引领,坚持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面向新时代,承担新使命,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展现新面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市委、区委的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上下联动、全面协同,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推进大通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大通贡献力量。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二)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全力脱贫攻坚,落实兜底保障,坚持低保渐退政策,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易致贫人口不致贫。拓宽救助范围,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生活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的, 简化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实施先行救助。严格执行社会救助标准。关注分散居住特困人员,加强照料服务,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多元化需求,解决“有政策缺感情”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救助改革。健全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三)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强养老服务统筹和制度建设。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完善经济困难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启动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动养老机构发展。着力提升养老服务监管水平。

(四)稳步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完善和落实儿童福利制度。加强儿童关爱保护。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

(五)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强化社区治理法治保障,积极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做好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

(六)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持续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压实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加大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力度,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

(七)加强行政区划管理,促进地名管理规范化。

(八)强化社会事务管理,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加快殡葬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婚姻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

(九)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社会工作的实践。

四、“十四五”工作谋划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统筹发展社会救助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落实社会救助制度,拓展救助内容。

)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强养老服务统筹建设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动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转型发展,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稳步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儿童福利制度加强儿童关爱保护。

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城乡社区协商制度,推进农村社区试点工作,落实社区减负增效,积极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强化社区社工人才培训,推进“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做好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

(六)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落实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加强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

加强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事业实现新发展加强行政区划管理工作。贯彻《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落实界线联检工作,开展平安边界管理。促进地名管理规范化工作。

强化社会事务管理。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做好群众祭扫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婚姻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

(九)九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提升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水平。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社会工作的实践。

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础推动民政法治化和标准化工作。加快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设。深入挖掘民政文化内涵持续夯实民政工作基础。

(十一)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民政干部队伍。

(十二)完成市民政局、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对政府自身建设建议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