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解读】大通区民政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唐根生解读:关于《大通区构建社会救助主动发现、部门联动机制实施方案》
时 间:2023年11月2日下午2:30
地 点:大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楼会议室
主持人:潘雪洁(中共大通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发布人:唐根生(大通区民政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吕强(大通区民政局副局长)、戴爱民(大通区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主任)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大通区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淮南日报、淮南电视台等,大通区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大通区人民政府发布新浪微博、中国大通新浪微博、大通区人民政府网站将对本次新闻发布会进行图文报道。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社会救助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邀请到大通区民政局局长唐根生、大通区民政局副局长吕强、大通区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主任戴爱民,围绕我区2023年民政民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大通区民政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唐根生作主题发布。
唐根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与支持我区民政民生工作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区2023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大通区民政局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提升民生兜底保障水平,以实际行动深刻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增进民生福祉。开展社会救助政策业务培训,提高乡镇街道社会救助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今年1月至10月共发放城市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救助补助资金3026万元。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制定《大通区构建社会救助主动发现、部门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定期开展与残联、医保局等相关部门信息比对工作,避免发生违规享受、重复享受或应享受未享受救助待遇情况。
二、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开展暖民心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完成建设11个村、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深入村(社区)、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开展老年助餐政策宣传活动。今年6月份,开展“乐享助餐 食慧暖心”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动,发放每人10元助餐优惠券1000张。端午节前夕,开展“粽香万家,端午暖心”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动,组织社工、志愿者在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为老人们包粽子,过端午。开展“欢聚中秋 温暖助餐”老年助餐专题服务活动。
三、继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新建村级养老服务站7个。针对特殊困难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实施居家养老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108户。开展特殊困难老人关爱服务,对辖区的特殊困难老人进行定期探访。做好高龄津贴、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费和低收入老人生活补贴日常管理发放工作,1到9月份发放老人津补贴合计约130万元。完成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任务。统筹发展与安全,对辖区公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开展环境健康卫生知识专项培训。建立定期监管检查机制,坚持每月会同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制度落实监督和安全隐患排查,并将相关情况通报所在乡镇街道督促落实整改。
四、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特殊儿童基本生活权益。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范围,今年1-10月,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41人,50.51万元。加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组建以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为主,村(居)工作人员、志愿者为辅的走访队伍,定期全面排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基本情况,及时更新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经排查,全区现有适龄困境儿童207名,均无辍学情况。现有100名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牵手人、防溺水包保责任人全部落实到位。开展系列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活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发放防疫健康包48个、新春学习大礼包10个,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44个,慰问孤儿5名、发放慰问金5000元。六一儿童节前后,开展关心慰问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通过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普法宣传、走访探视、文体活动,促使其健康成长。开展儿童夏季防溺水专项工作,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包保责任和儿童监护人监护责任。为儿童监护人发放《暑期安全防范告家长书》,督促村(社区)开展防溺水知识专题宣讲,提高儿童危险意识和应急求救自救能力。对儿童防溺水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导。全面排查民政领域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单位工作人员有无犯罪记录,预防出现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从源头上防范侵害未成年人事件的发生。
主持人: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提问:居家养老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针对哪些人群开展?
唐根生: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工作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省市要求,大通区对纳入分散供养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以及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记者提问:居家适老化改造是否需要群众自掏腰包?
唐根生:您好。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资金由政府财政承担,无需老百姓承担费用。
记者提问:请问区民政局如何解决公办敬老院照护能力不足问题?
唐根生:感谢记者朋友对区养老服务业的关心和支持。这个问题请戴主任回答记者提问。
戴爱民: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兄弟县区养老机构公建民营为解决敬老院照护能力不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区现有三家公办养老服务中心正在解决逐步推进公办民营改革。现阶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待完成消防备案后,启动公办民营改革。同时,今年我区谋划推进大通区公办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拟在九龙岗镇陈巷村林场路以南,供电公司培训基地项目以西,建设大通区公办养老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规划建设6栋老年公寓,配套建设食堂、体检及办公楼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解决老百姓机构养老服务需求。
主持人:好的,各位媒体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新闻发布会就要接近尾声了。感谢大家对大通区民政民生工作的关心!同时也感谢唐局长的权威发布。关于大通区民政民生工作落实情况发布信息,将在大通区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大通区人民政府发布新浪微博、中国大通新浪微博、大通区人民政府网站进行公布。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