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发布日期:2023-10-31 15:23
来源:大通区科技局
【概况】 2022年,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着力点,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梳理企业成长性、研发能力、知识产权等情况,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储备库。根据企业申报条件的达成情况,组织申报一批、培育发展一批、选择储备一批。2022年共申报认定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8家(淮南市乐森黑马乐器有限公司、淮南中煤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淮南市富华服饰有限公司、淮南中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安徽亦立名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阶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中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淮南弘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新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梳理企业成长性、研发能力、知识产权等情况,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储备库。根据企业申报条件的达成情况,组织申报一批、培育发展一批、选择储备一批。2022年共申报认定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8家(淮南市乐森黑马乐器有限公司、淮南中煤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淮南市富华服饰有限公司、淮南中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安徽亦立名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阶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中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淮南弘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新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
【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022年大通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3%,位居全市第五。
【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6.4亿元,位居全市第四;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4亿元,位居全市第三。
【申报科技项目】围绕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对照申报任务、标准和条件,积极开展项目征集和前期调研工作,组织、指导企业积极申报科技项目,提高项目申报质量。2022年申报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1个、省级科技特派团1个;申报培育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家;申报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个。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22年选聘32名区级科技特派员(其中7名大学生科技特派员),与行政村签订“一对一”服务协议,全区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集中通过开展走访、组织培训、进行田间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开展科技服务。
【加强科技宣传】认真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优环境、稳经济”、“四送一服”等活动,通过走访大通区工业园区企业和召开科技企业座谈会,梳理摸排企业创新发展需求。邀请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专家团企业行,围绕唐兴液压揭榜项目、高塘人家综合规划等课题开展合作交流,就高校联合共建研究中心、校企人才培养、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6.4亿元,位居全市第四;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4亿元,位居全市第三。
【申报科技项目】围绕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对照申报任务、标准和条件,积极开展项目征集和前期调研工作,组织、指导企业积极申报科技项目,提高项目申报质量。2022年申报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1个、省级科技特派团1个;申报培育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家;申报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个。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22年选聘32名区级科技特派员(其中7名大学生科技特派员),与行政村签订“一对一”服务协议,全区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集中通过开展走访、组织培训、进行田间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开展科技服务。
【加强科技宣传】认真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优环境、稳经济”、“四送一服”等活动,通过走访大通区工业园区企业和召开科技企业座谈会,梳理摸排企业创新发展需求。邀请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专家团企业行,围绕唐兴液压揭榜项目、高塘人家综合规划等课题开展合作交流,就高校联合共建研究中心、校企人才培养、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