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育
教育体育
发布日期:2023-11-24 11:23
来源:大通区教体局
【概况】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所,其中大通区属学校15所,市属学校5所。区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6877人,教学班190个。幼儿园24所,其中区属公办幼儿园9所,市属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普惠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3065人。全区区属在职在编教师516人,中小学487人,公办幼儿园29人。
【教育投入与支出】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15182万元,较上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13420万元增长13.14%。幼儿园生均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23492.8元较上年20934.22元增长12.22%普通小学生均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3655.24元,较上年11627.28元增长17.44%;普通初中生均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21145.11元,较上年17115.77元增长23.54%。
【义保经费】国家免费教科书全部发放到位。全年共免除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5021475万元,惠及学生7033人。
【扶贫助学】2022年,共资助学前教育阶段学生121人次,资金7.26万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学生376人次,资金9.75万元。滋蕙计划资助学生41人金额2.1万元。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239人,贷款金额256.52万元。做好适龄残疾儿童人学核查与安置工作残疾儿童安置率达100%。
【疫情防控】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络,常态化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手段,通过线上教学、自主学习和在线辅导答疑等方式,为教师和学生建立教学和辅导的双向交流渠道,实现疫情期间“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按照“条件成熟一校、严格验收一校有序复课一校”总体要求,圆满完成疫情后复学复课。
【教育督导考核】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机制体制改革,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由18个增至25个。修订完善《大通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实施细则》开展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全面落实“双创”工作,形成《大通区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区实施方案》,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9项指标进行测算。开展“双减”“文明城市创建”等系列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落实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和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
【教育投入与支出】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15182万元,较上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13420万元增长13.14%。幼儿园生均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23492.8元较上年20934.22元增长12.22%普通小学生均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3655.24元,较上年11627.28元增长17.44%;普通初中生均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21145.11元,较上年17115.77元增长23.54%。
【义保经费】国家免费教科书全部发放到位。全年共免除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5021475万元,惠及学生7033人。
【扶贫助学】2022年,共资助学前教育阶段学生121人次,资金7.26万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学生376人次,资金9.75万元。滋蕙计划资助学生41人金额2.1万元。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239人,贷款金额256.52万元。做好适龄残疾儿童人学核查与安置工作残疾儿童安置率达100%。
【疫情防控】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络,常态化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手段,通过线上教学、自主学习和在线辅导答疑等方式,为教师和学生建立教学和辅导的双向交流渠道,实现疫情期间“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按照“条件成熟一校、严格验收一校有序复课一校”总体要求,圆满完成疫情后复学复课。
【教育督导考核】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机制体制改革,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由18个增至25个。修订完善《大通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实施细则》开展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全面落实“双创”工作,形成《大通区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区实施方案》,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9项指标进行测算。开展“双减”“文明城市创建”等系列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落实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和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
【教育民生工程】 2022年,共投人专项资金2000万元,为10所公办园实施以主题乐园为特色的校园改造提升项目,均全部完工投用。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率100%,学生参与率达96%。全面推进“安心托幼”“快乐健身”“老有所学教体系统3项暖民心行动。
【学前教育】施“安心托幼行动”,开展幼儿园2022年暑假托管服务,惠及学前幼儿1200名,幼儿园延时服务做到全覆盖。对辖区内14所民办幼儿园进行常规年检。学前3年毛人园率达97.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5.04%,圆满完成学前教育“985”发展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开展“致敬青春云话未来”五四青年节线上人团、爱国主义读书征文“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庆六一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等系列活动,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传承传统文化。完成大通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擦迁和改建工作,各校园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举办大通区小学生兵乓球比赛和大通区第七届校园足球比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开展第2个“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推荐大通区乐田研域和安徽理工技师学院申报市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教育教学】开展诊断式教学视导,邀请市教研室及部分县区教研员来大通区进行教学视导。举行区内观摩课、送课下乡和片区教研活动。开展全区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练兵暨大通区“教坛新星”遵选活动评选出区级“教坛新星”40名推荐5名教师参与市级评选获市“教坛新星”称号,其中2名教师代表淮南市参与全省“教坛新星”评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申报市级教科研课题三项并开题进入研究阶段。组织区内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开展大通区2022年智慧课堂深度应用集中培训。成立音乐名师工作室,指导各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活动10节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师资队伍建设】 2022年新招聘教师11名。印发《大通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实施方案》,全面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认定并通过教师资格人员158人,完成教师资格证注册645人。完成在职606名教职工档案的三龄两历审核。义务教育学校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人数为145人,参加交流的人数为110人,占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80.29%;其中骨干教师58人,占交流教师比例25.70%。
【创建平安校园】全面落实省市防溺水工作指示精神,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筑牢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屏障。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络,常态化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手段,实现疫情期间“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按照“条件成熟一校、严格验收一校、有序复课一校”总体要求,圆满完成疫情后复学复课。加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持续巩固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启动“绿书签”护苗行动,联合宣传部为辖区内11家区直属学校挂牌“护苗”工作站。
【体育工作】落实“快乐健身行动”,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完成健身路径建设7个小区内健身设施迭代升级和维修13个、行政村健身设施迭代升级和维修12个。成功举办大通区教职工乒乓球赛,社区三人制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气排球等比赛,参与人数约1万人次。
【获奖情况】2021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获安徽省优秀等次;荣获淮南市2021年度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区教体局志愿者服务队获淮南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获淮南市2021年“暑期读书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淮南市2022年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淮南市2021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淮南市教体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获全区2022年度“聚民意惠民生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2022年度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
【学前教育】施“安心托幼行动”,开展幼儿园2022年暑假托管服务,惠及学前幼儿1200名,幼儿园延时服务做到全覆盖。对辖区内14所民办幼儿园进行常规年检。学前3年毛人园率达97.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5.04%,圆满完成学前教育“985”发展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开展“致敬青春云话未来”五四青年节线上人团、爱国主义读书征文“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庆六一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等系列活动,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传承传统文化。完成大通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擦迁和改建工作,各校园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举办大通区小学生兵乓球比赛和大通区第七届校园足球比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开展第2个“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推荐大通区乐田研域和安徽理工技师学院申报市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教育教学】开展诊断式教学视导,邀请市教研室及部分县区教研员来大通区进行教学视导。举行区内观摩课、送课下乡和片区教研活动。开展全区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练兵暨大通区“教坛新星”遵选活动评选出区级“教坛新星”40名推荐5名教师参与市级评选获市“教坛新星”称号,其中2名教师代表淮南市参与全省“教坛新星”评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申报市级教科研课题三项并开题进入研究阶段。组织区内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开展大通区2022年智慧课堂深度应用集中培训。成立音乐名师工作室,指导各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活动10节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师资队伍建设】 2022年新招聘教师11名。印发《大通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实施方案》,全面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认定并通过教师资格人员158人,完成教师资格证注册645人。完成在职606名教职工档案的三龄两历审核。义务教育学校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人数为145人,参加交流的人数为110人,占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80.29%;其中骨干教师58人,占交流教师比例25.70%。
【创建平安校园】全面落实省市防溺水工作指示精神,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筑牢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屏障。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络,常态化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手段,实现疫情期间“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按照“条件成熟一校、严格验收一校、有序复课一校”总体要求,圆满完成疫情后复学复课。加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持续巩固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启动“绿书签”护苗行动,联合宣传部为辖区内11家区直属学校挂牌“护苗”工作站。
【体育工作】落实“快乐健身行动”,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完成健身路径建设7个小区内健身设施迭代升级和维修13个、行政村健身设施迭代升级和维修12个。成功举办大通区教职工乒乓球赛,社区三人制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气排球等比赛,参与人数约1万人次。
【获奖情况】2021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获安徽省优秀等次;荣获淮南市2021年度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区教体局志愿者服务队获淮南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获淮南市2021年“暑期读书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淮南市2022年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淮南市2021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淮南市教体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获全区2022年度“聚民意惠民生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2022年度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