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文明城市创建突出服务群众、解决问题、改善民生——

【淮南日报】创城惠民,点亮百姓“心灯”

发布时间:2021-09-16 08:26 点击数: 来源:淮南日报 作者:朱庆磊
【字体:
 

秋天,行进在大通,所到之处莫不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一个个德行善举的提示,一次次微笑周到的服务,一条条背街小巷的整治,一片片老旧小区的出新……近年来,大通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越走越扎实,留下了一处处清晰可感的印迹、一道道文明向上的风景。

今年,我市吹响了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大通区如何种好“责任田”,打好这场硬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把‘创城’变成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过程,这既是顺应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民心’,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大通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提出,全区上下要把“创城”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试金石”,从群众家门口的实事抓起,给群众带来实打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通街道远望社区三小家属区巷,以前硬件设施基础差,尤其是楼体内外电线“蜘蛛网”一度让人触目惊心,随着创城的推进,环境已悄然改变。近日,记者来到三小家属区巷,看见几位老人正在新修的路边下象棋,怡然自得;原先斑驳的外墙换上了“新装”,车辆摆放井然有序,地面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党委、政府为我们安装了不锈钢公共晾衣架,疏通了下水道,新建了电动车充电桩,把‘飞线’问题彻底整治好了。”居民张桂兰告诉记者,这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充分尊重民意,突出路平、灯明、水畅,把实事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更新,是打造宜居文明环境最难啃的“硬骨头”。今年以来,大通区投资1095万元对洛河小区、粮站家属房和铁路家属区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面积6.2万平方米,涉及423户。加快小街小巷整修,完成洛九路口、洛河东街、洛河西街、街道一组等路面修建,新增安装步行街路灯14盏,实现了路平、墙净、灯亮。此外,通过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或成立公益性小区物业管理机构,提升无物业小区管理水平。

市民的“怨点”“堵点”,也是大通“创城”的发力点。今年以来,该区开展还路于民集中整治,加强对出店占道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与整治力度,取缔店外经营490户次,清理沿街乱堆放杂物35车。同时,着力规范店面招牌的设置管理,严格落实店招“四个统一”管理制度,累计拆除违规、破损店面招牌47块。大力整治“牛皮癣”,累计查处“三乱”小广告200余起,责令自行清除整改160处,上报停机20部,处罚3100元。清理主次干道各类墙体广告900余处。

大通区属于老城区,居民休闲健身场所相对缺乏。区委、区政府联合市市政园林建设处,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中心城区建设了音乐公园、环铁路游园、瀚城街边带状游园、田大路带状绿地4个街头游园。“街头游园小而精,既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场所,也提升了城市品位。”大通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这些街头游园科学划分了老人儿童活动、绿林过渡、休闲广场、娱乐休闲等功能区,配备了休息座椅、健身器材、塑胶跑道、活动广场等设施,设置了景墙、草坪、花卉等众多园林景观,为居民打造了一个个城市小型“绿客厅”。同时,推进城市公厕建设,在商业大街、人流量较大的道路1公里内设有公厕,无障碍设施普及率达到95%,目前已完成全年任务95%。“说实话,一开始真没想到,政府的决心有这么大。”市民、网友感慨之余,纷纷留言“点赞”。

南城菜市场是大通中心城区主要菜市场。以前,这里的活禽经营区域环境脏乱差,变成了周边居民的闹心事。今年,大通区完成了菜市场活禽经营区域的改造任务,有效改善菜市场环境卫生。同时,市场环境、管理秩序也在改变。“每天早上,都有工作人员引导居民有序停放车辆,菜市场也定期清洗,保持整洁卫生。”附近居民说。

集贸市场是群众日常购物的重要场所。该区还对金丰易居菜市场、上窑中心街市场、九龙岗南门口市场和洛河临时菜市场进行进一步改造升级,全面完成活禽售卖区域改造,加强菜市场环境卫生、出店出摊占道经营及周边环境整治,营造诚信经营、便民惠民的市场环境。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该区注重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建有各类运动场地61处、健身路径17块、篮球场7个、足球场5个、健身步道3个、乒乓球室7个,城市人均体育面积达到2.3平方米。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件件实事、一幅幅画面、一组组数据,无不体现大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城理念,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随着创城在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