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担使命 践行宗旨为人民
——大通区各级人大代表参与防汛救灾侧记
面对淮河流域严峻汛情,大通区、乡两级人大代表闻令而动,全力投身防汛抗洪斗争,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宗旨。
区人大党组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带头积极参与防汛抗洪,迅速成立专项督导组,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巡堤指导,现场实地查看全区各级防汛工作落实情况,指导区、乡镇防汛指挥部及各堤段值守点开展工作。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大代表;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人大代表。”面对肆虐的洪水、严峻的险情,大通区人大通过多种形式,号召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带头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响应号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年近六旬、临近退休的区人大代表、洛河镇王庄村委会主任宫元刚,在年初疫情防控工作中便因日夜坚守、积劳成疾,突发脑梗送医救治。大病初愈后,他便主动要求立即返岗开展防汛工作。他身先士卒带头坚守在幸福堤上长达1277米的防段,组织村民开展24小时巡查排险、值班值守;带队全面清理防汛通道和背水堤角100米内矮树、杂草等。当巡堤发现堤角1处水井及背水坡面有上浮水迹象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组织人员快速妥善处置,将险情消除在了萌芽状态,受到了区、镇领导的高度肯定。
市人大代表、方楼村委会主任方昌龙闻“汛”而动,带头踊跃报名参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抗洪抢险突击队”,并勇担队长重任,带领突击队全体人员日夜坚守防汛抗洪一线。为便于巡查,他带领突击队和党员群众将防汛大堤背水坡杂草杂物全部清理干净;严格执行《巡堤查险提示》和值班制度,因“堤”制宜,克服泥泞污水和蚊虫叮咬,创造性地采用眼看、耳听、脚踩、手摸等直观方法,辅以简单工具对迎水坡、堤顶、背水坡、背水堤脚和地面进行全面“巡诊”,确保了发生险情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处置。截至目前,方昌龙带领的突击队员们已连续坚守10多个昼夜,累计全覆盖巡堤查险200多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
区人大代表、王祠村书记王来宏,面对所在村组三面环水(高塘湖)、地势低洼、内涝严重的不利形势,迅速组建防汛突击队和抢险先锋队,带队组织转移地势最低、受灾严重的“后老家”村民组村民。他凭借多年防汛经验,拟定并组织实施“开堤分洪引流”等措施,在最大限度减轻群众损失的同时,为临近村组安全撤离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他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及时向受灾群众发放板蓝根、感冒灵和消杀用品,全力做好重点人员体温监测等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每一名受灾群众的心坎上,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交口称赞和“两委”干部的衷心拥护!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约3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奋战在防汛抢险一线,协力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约1000多名干群坚守在巡堤除险的最前沿,确保了河湖安澜和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