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下的“护旗手”

—— 大通区政协联系包保点魏嘴村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02-13 10:35 点击数: 来源:区政协办 作者:詹俊兴
【字体:
 



迎着朝阳和凛冽寒风,一面鲜红的党旗在大通区九龙岗镇魏嘴村迎风飘扬,见证着一名名为疫情防控忙碌的“护旗手”的身影。

1月26日九龙岗镇魏嘴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一批批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在校大学生、基层群众纷纷主动请缨加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没有防护服,没有宣传动员,在简单告知疫情防控工作职责及注意事项后,他们佩戴好志愿者袖标和一次性口罩立刻上岗,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再苦再累,能把疫情牢牢的控制住就是值得的!”刚刚休养好回到工作岗位的村支部书记王伟淡然说道。二十天来他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不料因疲劳过度导致血压升高,短暂休息后他又立即返回村支部安排工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支部书记王伟就是魏嘴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火车头”。魏嘴村下辖5个自然村,村落分散,出入口较多,在籍村民1520人,其中湖北省返乡人员29名,疫情防控压力非常大。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张贴对联,而王伟却带着村委会干部在全村主要路口张贴疫情防控通告、设置疫情监控点。在他的带领下,全村20余名志愿者各司其职、严防严控,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截止2月12日,全村29名湖北返乡人员全部结束隔离,未出现1例疑似病例。

退役不褪色,一线当先锋。现年75岁的宗朝亮是一名退役老兵,也是魏嘴村退役军人志愿队中年龄最大的。疫情暴发以来,宗朝亮忧心忡忡,6年军旅生涯早已培养出浓重的家国情怀。他主动到村委会报到,积极协助村支部开展疫情防控,不定时在全村巡查、宣传,劝导村民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集、戴口罩,为魏嘴村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余热”。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由7名大学生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队是行走在魏嘴村乡间地头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手持党旗、斗志昂扬,逐家逐户发放宣传册、倡议书,细心讲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以青春的集体行动在国家前行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充分诠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国家有难,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宗为农正在整理自己的床褥,今天是他参与疫情防控的第十九天。现年68岁的宗为农,曾任魏嘴村生产队队长,是村民眼里的“热心肠”“话事人”。为保持疫情防控高压态势,他索性搬到监控点临时搭建的帐篷内,24小时坚守,风雨无阻。

“我们爷俩受到过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现在国家有难,咱不能置身事外,能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曾荣登2014年“中国好人榜”的王宗义在将一万元现金捐献给区民政局后诚恳地说道。一万元对于视神经严重萎缩只能靠务农为生的王宗义一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王宗义毅然舍小我为大我。同时,他还第一时间联系村支部,主动要求在张巷自然村疫情监控点驻守,协助做好排查出入车辆、张贴标语、悬挂条幅等工作,为全村疫情防控做出积极贡献。在他的感召下,儿子王本海也为“淮南市慈善协会”捐款一万元,并无偿帮助村支部焊接卡点道闸。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阶段,只要我们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取得这场人民战“疫”的胜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